我院多措并举研学新课标、把准产出面、助力体育教育专业内涵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6-16  作者:  责任编辑:  审核:  查看:1415


  自2017年通过专业认证(二级)以来,我院加快做实做细体育教育专业整改工作,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严格按照专业认证理念、面向产出的认证主线,围绕中小学体育课程变化,优化培养目标、调整毕业要求,引导专业教师推进课程改革。

  2022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意味着我院需要在全面了解新课标的前提下,在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顺应优化。5月22日,学院邀请了新课标制定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季浏教授作了《核心素养为纲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的报告(线上)。

  季浏在报告中详细地讲解了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意义,强调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抓手;核心素养是坚持“健康第一”的重要体现;核心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和健康生活方式;核心素养能够解决学校体育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围绕核心素养构建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他针对三方面核心素养提出三点课程目标:一,针对运动能力核心素养,提出的课程目标是“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二,针对健康行为核心素养,提出的课程目标是“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三,针对体育品德核心素养,提出的课程目标是“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季浏强调:课程标准实际上就是一部核心素养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要从“知识中心观”向“素养中心观”转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所有要素或环节都要围绕核心素养开展。

  6月15日,学院还邀请教授、博士领读、领学,分享学习心得,引领学习活动全面深入。

  我院曹晓东教授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以及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和阐述,让各位与会领导、老师进一步了解到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课标的课程性质是什么?课程理念有哪些?课程目标又有了哪些改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曹晓东的分享,大家都能够更清晰地了解新课标中的主要变化,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新思路。

   我院刘留博士作了题为《对2022(体育)新课标解读的梳理与反思》的报告,在报告中刘留就“新课标所传递的信息”和“对师范生培养的反思”两个部分,对当前关于新课标相关最新课题及文章进行详细解读,进一步解释了“新课标要解决什么问题”、“新课标解决问题的原则”和“解决问题的路径”,同时她也指出,要及时转变理念、强化目标意识;统筹内容设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落实综合性评价。并就“新课标如何有效贯彻”和“一线体育教师如何真正落实新课标”两个问题全面阐述了相关专家及个人的看法。

  在专题研讨会中,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戴俊,副院长张兵,均对专家、教授、博士的相关报告内容及观点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根据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正式颁布,指明了我国未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体育教师应秉承与时俱进的精神,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学习、领悟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迅速转变原有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发展的眼光、积极的态度对待课程改革,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深化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和长远作用。